(视觉中国)
■陈志泽
到日出有名的地方,体验太阳喷薄而出的景象,是我多年来的念想。第一次在武夷山实现了,先是看到滔滔云海,终于,东边透出了亮光,太阳洒下了万束金线,云海平静了,浪仓皇地逃遁了,只遗落一些碎片。我不怕强光刺激眼球,凝望良久。
后来到北戴河,看到的是从海里升起,烧沸了滚滚波涛的红日。再有一次游泰山,记得与同行的泉州文史家林树丹先生穿上租用的棉大衣,冒着寒冷,起大早观赏日出。那是太阳从泰山顶上升起来的境界。太阳仿佛不那么热烈,而光照特别明丽,让我紧紧抓着这个稍纵即逝的难得片刻凝望它的辉煌。但有一次参加一个会议到马来西亚的槟城,看日出就不太如愿了,东道主安排我们住在临海的富如酒店,说是可以看到海上的日出,不料因为云雾遮蔽,一连两天都看不到……
也许因为外出渐渐少了,这种看日出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。但对于另一种更磅礴、更庄严、更瑰丽景象的深情体验,又取代了——这就是凝望升国旗。
我第一次身临其境凝望升国旗是在天安门广场。那一天是元旦,天还没亮,广场上已经人头攒动。大约7时许,升旗仪式举行,解放军军乐团礼号手在城楼吹响升旗号角,随着一声口令,三军仪仗队护旗编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城楼中央、金水桥,礼兵肃立在两侧。“向国旗——敬礼!”伴随着响亮的口令,护旗队员和礼兵行礼,礼号手奏响国歌,升旗手高高扬起国旗,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。我目不转睛地凝望,心潮起伏。
凝望升国旗更多的是在电视里。重要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上的升国旗我都非得从电视里凝望。
在我的目光里,国旗升起来了,国旗荡漾着神州江河湖海的波涛升起来了,负载着祖国山山岭岭的重量升起来了,翻卷着四面八方的春潮升起来了。
我看见,国旗从天安门广场烈士纪念碑的身影里升起,国旗在人山人海中一双双噙着热泪的眼眸里升起,不由得血脉偾张。有一次,我看见国旗从坐在轮椅上的一个老祖母全神贯注的远眺里,从她的孙子——一个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小毛孩放不下的望远镜前方的云彩里升起,心里特别感动。
有个国庆节,我刚好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探亲。那个夜晚,村民们家家户户不约而同早早地都在收看电视。我看见,国旗就从电视机前男女老少鸦雀无声里,从许许多多这样的一家子齐刷刷注视的神情里,从山旮旯带着香味的袅袅炊烟里升起。
让我们坚信与自豪的是,伟大中国的国旗永远飘扬,哪怕从世界的什么角落飞来什么乌云或雾霭,也要被它拂净。
红艳艳的国旗指向没有止境的天外天,指向十四亿人民至高无上的憧憬与向往,升起,升起……
可以说凝望升国旗已成为我的习惯。这种震撼,这种大美,无可替代。
凝望升国旗,我——一个中国的老人,每一回都觉得这种洗礼洗去了我的衰老与羸弱,每一回都在心里说:我愿将跳动的脉搏应和国旗激荡的飘扬,愿把热血融入国旗永远的鲜红……
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