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图片描述
去年冬天,我和一位年纪相仿的同乡一起回故乡,吊唁一位逝去的长者。结束后,我们去县城里走了走,因为这里有我们共同的记忆,我们都曾在县中读了三年高中,喝过同样的水,吃过同样的饭菜。

夜幕降临,我们在县中附近的巷口买了半只卤板鸭,然后朝巷子里走去——我们想找一家老味道饭馆,希望吃到以前饭菜的味道。

还真有。在深巷的一个拐弯处,一家夫妻店,四张桌子,菜单上全是老菜。要了一份三鲜锅仔,一碟臭干子,一份山芋圆子汆汤,一份菱角菜。将刚买来的卤板鸭倒入盘内,倒入卤汤。菜上齐了,便开始动筷子。真是灵验!菜一入口,味蕾一下被唤醒,瞬间回到十六七岁的青春时光。

这种味道,只有在故乡的老饭馆里才有,在其他地方都难以寻到,因为食材和做法都难以搬迁和复制,只要一离开当地便会失味。而在外面闯荡多年,经历了许多事,吃尽酸甜苦辣,依然深爱着读书时的故乡饭菜味,开始有了怀乡念旧之情。

三鲜锅仔在红泥小炉上沸腾着,热气升腾,我和同乡以茶代酒,碰杯互敬。人到中年,我和同乡都40多岁了,或许受到长者逝去的影响吧,觉得人的一生太过匆忙和短暂,属于真正无忧无虑的时光并不多。这一次,我们从不同的城市赶来,没有联系其他人,就想忘记各自的身份,坐在老味道的饭店里,安静地吃一顿饭,说一说家乡话,叙一叙昔日情。而明天,我们又将离开故乡,回到各自的城市,各自的生活里。

不知不觉中,窗外竟飘起小雪,在路灯的照耀下清晰可见。等我们吃完饭,聊尽兴了后出门,发现屋顶和路面上已经铺上了一层薄白的雪,寒气袭来,雪夜的意境扑面而来。

老夫聊发少年狂,我们决定踏雪步行回宾馆。脚下是熟悉的老路,眼前是故乡的飘雪,多年前的雪夜,下晚自习的我们都曾踩在这样的路上,这样的雪中。年年冬日雪相似,但踩雪之人却不同——从满头黑发的读书郎到双鬓已开始斑白的中年男。

但我和同乡还是开心的,走在那雪地上,我们都在跟昔日的自己重逢,告诉年少时的自己,我回来了。同乡突然大喊我的名字,说:“你过得好吗?”我先是一愣,进而哈哈大笑回道:“还行,你呢?”同乡也大笑地回应:“也还行!”

那一刻,在老味旧景中,我们卸下了所有的装束,和年少时的自己重逢了。

文/徐立新
图/AI生成